房地产新周期下,地产行业越来越追求品质。但在利润下滑以及规模化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残酷现实下,房企供应链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完成供方寻源成为中小房地产企业的招采效率瓶颈,川采联盟成立之初就是以解决中小房地产招采困境为初衷,不断探索追本溯源找到最快捷最高效的模式解决招采寻源问题!
招采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一家房地产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库并找到合格供应商投标,需要完成供应商资源筛选、联系、资料收集审核、考察、背调和洽谈等至少6个步骤,那么寻找一家与招标工作相匹配的合格供应商初步测算时间大约需要1-2个工作日,人工成本大约在1000-1500元/家。按照常规的招标工作需要储备2n+1的合格供应商,前期需要搜集的供应商大约需要(2n+1)*6,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至少一周、人工成本3000-4500元。
【自己建立供应商库最大的问题:50%的高失效率】
即使每家地产公司花费如此高的成本情况下,依然不能保证每家公司的供应商库资源存活率超过5成,在传统的单一供应商库管理模式,引入供应商之后,无论是采购招标还是日常的供应商管理,供需双方均缺乏频繁有效的信息交互,供需双方间能够传递的消息有限。而通专业平台建立了企业共享供应商库,通过互联网手段来加强与供应商的频繁互动,打通每家地产公司供应商资源招募、工程招标和供应商业绩信息、合作评价,信用背调等等信息后,实时库内和外部供应商实现实时信息的即时推送。比传统单一建库在资源筛选,定向邀请等,在信息传递时具备覆盖面更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川采联盟自去年12月启动“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网站公开入库注册工作(“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网站www.dczhaocai.com,网站域名采用地产招采拼音缩写),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地产供方单位的积极响应。不仅仅实现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方式的信息查询和展示,方便每一个地产招采人员找到有用的供应商,联系方式、业绩信息和合作评价等有价值信息,川采联盟设立“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的初衷是为了给四川的地产同行提供工作上的便利,降低大家供应商寻源工作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也欢迎大家推荐合格供方加入储备库,通过不断完善储备库,最终实现降低地产行业甲乙双方的综合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同时也欢迎大家共同监督储备库里的供方单位,如发现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失信行为,请及时反馈给联盟秘书处(手机:13060076689,微信同号)谢谢!


为了给各类供应商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优秀供方与地产公司高效对接,全国相关工程承建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均可申请入住《川采联盟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 1、川采联盟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本着供应商甄选宗旨是精益求精,将对供应商的入库进行筛选、严格审核工作,供应商在线注册登记后需要提交公司简介及资质资料、近三年的业绩表和合同复印件(主要页)扫描件一起添加成压缩文件,发送至邮箱3558879@qq.com(备注邮件主题)。 2、审核通过的供应商,正式进入《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同时,各单位需出具《授权委托书》,指定本公司处理与川采联盟相关事务的全权代表(邀请进入微信群“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交流群”),每家供应商代表最多为2人,且其中一人必须是四川业务总负责人。委托书模板索取及疑问解答,请咨询秘书处手机(手机:13060076689,微信同号)。 3、正式进入《四川地产供方储备库》的供应商有资格申请加入会员,会员单位将在川采联盟内部刊物(刊物初步命名“地产采购”,月刊,第一期计划印制三千册以上,将于月底前免费赠阅给四川近二百家以上地产公司的招标、采购、成本等资深人士)及微信公众号集中展示! 4、进入储备库的供方,如果参加“筑信杯”招采职业经理人首选品牌的评选,,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在合作过的客户中有三位来自三家不同地产公司招采职业经理人的推荐人推荐,且推荐人必须为各地产公司成本/招采在职人员,联盟将根据提供的推荐信息进行核实。 川采联盟已经与金科、文德控股、冠城集团、景茂置业、远大聚华、百伦嘉德、中鑫海置业、明信集团等几十家签约共建供库,川采联盟的合格供应商将由联盟推荐给签约地产公司,入库各地产公司项目。
【川采联盟:供应商库APP及小程序】
房地产企业作为强资源整合型企业,在单个项目上整合的供方资源动辄上百家,供库建设作为房地产企业招采重要的外部连接点,如何借助互联网连接特性,对房地产行业中招采最核心的供方管理如何实现供方的“引入-使用-评价-维护-培养-升级……”应基于平台模式和评价体系来促进项目招采成本效率优化,同时实现供需双方的合作共赢。在全国大谈“互联网+”战略趋势下,实现对外部资源整合创新,降低成本甚至实现连接“0”成本的突破,这是“互联网+采购最大的课题。
川采联盟今年也将开放完成地产供应商库APP和小程序,免费开放全国各地产公司,有需求的地产公司都可以与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对供应商免费注册,让地产供需双方“0”成本的对接。同时我们也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合作,实现评价、信用和供应链金融的体系建设,服务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