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稳字当头,合作单位一定要看仔细!823家假冒央国企被揪出!

2023-05-18 354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


  国资委网站显示,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现将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汇总公布,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图片关键词


  本次国资委汇总发布的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共涉及295家企业,早在此之前,国资委于2021年10月公布353家,2022年9月公布 175家,至今公布的“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共累计823家公司,可见其规模之庞大。


  央企“李鬼”频繁出没,近年来假央企、伪国企的存在已经是“屡见不鲜”,而央企、国企也是深受其害。实际上,国务院国资委从2019年底开始就已经对这些假冒国央企的“李鬼”重拳出击。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打响了向“冒牌央企”宣战的发令枪,清理”冒牌央企”的工作开始推进。纵观已经曝光的三批“李鬼”,名单的数量,以及分布的地域之广、行业之多,就可知其泛滥的程度,到了惊人的地步。


2021年10月第一批名单公布

2021年10月22日,国资委发布第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此次发布的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共有175家,注册地涵盖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其中中国电建集团披露的假冒该集团子公司的不法企业数量高达151个。


 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汇总(第一批353家)
(信息来源于有关企业网站公开信息)

图片关键词

在国资委公布汇总名单之前,中交、中建、中冶、中铁等大型央企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涉嫌伪造企业证照,冒用公司名义开立银行账户,并通过虚假银行账户冒用公司名义签发电子商业汇票。


  2021年7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告不法分子冒用其名义虚假开立账户及虚假开具商票。


  2021年10月13日,中铁四局官网发布:关于“中铁央控(天津)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铁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非法注册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有关事项的声明。


  2021年10月20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刊发“关于不法企业假冒中国电建集团子公司有关情况的公告”文章。


  2021年10月21日,中国建筑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关于不法企业假冒我集团子公司有关情况的公告”文章。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曾多次发布公告称,不少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冒用中建八局名义虚假注册公司,或将中建八局变更为公司股东。


2022年9月第二批名单公布


  在第一批名单公示后一年,国资委再次发布第二批假冒名单,此次发布的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共有175家企业,两年已经持续拉黑528家企业。


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汇总(第二批175家)
(信息来源于有关中央企业网站)

图片关键词

2022年4月7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发布“关于与相关企业不存在股权关系的严正声明”。声明显示,凌源市中广核太阳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广核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嘉兴中广核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26家公司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广核”字样,中广核未拥有下述26家公司的任何资产或股权,亦无隶属或管理关系,并未授权下述公司使用“中广核”商标和字号。


  2022年6月13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发布“华润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华润子公司有关情况的公告”。


  2022年6月1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发布“严正声明”。声明显示,在北京、深圳、杭州、郑州、西安等地工商系统中有29家企业冒用国企名义。2022年全年,华能集团分别公布29、27、25家企业涉嫌以国有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的“伪国企”,这些企业对华能集团及所属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022年6月28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我集团子公司 有关情况的公告”。


  2022年6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发布“关于非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化、中石化所属企业的声明”。


  2022年6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部分企业假冒公司系统内单位有关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期,国家电网经排查发现,青岛民锐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北电力(河南省)有限公司、中北电力(福建)有限公司、中锦电力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中智网科(厦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伪造相关材料以及其他不当方式,将企业注册为国家电网系统内单位,并以国家电网系统内单位名义开展业务,并表明其一切行为均与国家电网及下属单位无关。


2023年4月第三批名单公布

  2023年4月,多家知名央企密集发布声明,称有不法企业假冒集团子公司,进行经营活动。4月22日,国资委发布的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此次共有295家企业,被“假国企”牵涉的央企明确表示,“黑名单”上的企业与央企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


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汇总(第三批295家)
(信息来源于有关中央企业公告信息)

图片关键词

例如,4月7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公开表示,发现有不法分子将相关企业注册为其下属子公司,并对外招揽业务。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表示:“中自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假冒国企,与我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公司无关。


  4月8日,中核集团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下称“中核汇能”)率先发声,表示国恒基业为假冒子公司,与中核汇能无任何关系。


  4月9日下午,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下称“国调基金”)也发表声明称,国恒基业未获得公司认可或授权,与国调基金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


  4月9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发布声明表示,近期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国恒基业、中自云智慧城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丝路国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为国家电投子公司。经核实,上述三家公司及其设立的系列子公司与我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


  早在1月,国家电投就曾发布严正声明,打假名为“深圳能投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称该公司通过伪造公章及营业执照的方式注册成为下属公司。并通过公告“喊话”:提醒深圳能投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侵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已向公安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进行举报


  4月10日,煤炭巨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打假公告。


  国家能源集团公布了17家假冒国企名单,其中包括此前已连遭三家央企、国企打假的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月15日,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发布声明称,近期公司发现,中钢金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钢有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冒名使用了“中钢”字号,对公司品牌造成了严重侵权。中钢集团并未授权上述公司使用“中钢”字号,亦无任何隶属或管理关系。若因上述公司的任何行为导致任何纠纷或任何相关责任均与中钢集团无关,公司已要求上述公司立即停止该类侵权行为,并依法开展相关维权行动。


  中国中化也是被碰瓷的“大户”。2023年以来,中化官网已挂出多份“打假”相关声明。最近一起也是在4月7日,有不法分子以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虚假注册了“河南中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假国企、假央企层出不穷,不仅对国央企品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助长营造恶劣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对执业人员就业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都会引起极大的危害,国资委一再强调,小心防范,如遇不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净化市场环境。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

图片关键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入册《供应商目录》

//关于川采联盟

//


四川房地产采购联盟(简称川采联盟)是由四川川房集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西南地区第三方B2B2C建材集采服务平台,截止2022年1季度平台业务覆盖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总包单位近200家,优质供应商近3000多家,覆盖土建、安装、机电、装饰、景观、智能化、营销物料、设计等方面,已经成为区域最专业、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建材供应链集采平台,其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抖音号、微博和今日头条累计用户数近20万+,推文阅读量累计超过100万人次,每年推送招采信息近1万+条。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公开透明
联系我们